济南平阴县简介
济南平阴县简介
平阴县是山东省会济南的市郊县,属沿海经济开放区。大业二年(606年)设平阴县,此系以“平阴”命名之始。平阴县地处东经116°12′-116°27′,北纬36°01′-36°23′,位于山东省西部,距省会济南市60公里,与肥城、东平、东阿、长清等县(市)区接壤,总面积827平方公里。泰山余脉纵贯县境中部,西部和北部有黄河流经,南部有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润泽,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平阴县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
【行政区划】
平阴辖:锦水街道、榆山街道、安城乡、玫瑰镇、东阿镇、孔村镇、孝直镇、洪范池镇。
【历史沿革】
平阴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又居古济水之阴,故名平阴。平阴之名始见于《左传》。其地望大致属于考古学文化的海岱文化区。
平阴唐虞三代时属兖州;春秋战国为齐地;汉时属兖州部泰山郡;东汉属兖州部济北国。
周王朝建立,分封诸候,平阴属齐国。
春秋战国时期,平阴仍属齐国。
晋时属兖州部济北国。
南宋时属兖州部济北郡。
后魏时属济北郡。
隋属兖州部济北郡(平阴、卢县并置)。
唐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
宋、金时期,平阴县辖旦欢、澄空、傅家岸、滑口、孝德、辛镇、鸾翔、沙沟、宁乡、安宁10个乡镇。
平阴宋属京东西路东平府。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时,东至奉符县(泰安县),南与宁阳、东平县搭界,西与东阿、茌平县接壤,北靠长清县。县境东西最大距离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0公里,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
金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县境承袭自北宋,包括了肥城市境在内。
元属山东西道东平路总管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辛镇、沙沟等5镇,孝德等4乡归肥城县。
明属山东布政使司东平州。明初编户为16里,后增为19里。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平阴县分4个乡(北为永宁乡,东为顺德乡,南为安乐乡,西为西宁乡)、26里,辖286个村庄。
清属泰安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平阴县分24里,辖328个村庄。其中黄河南12里,辖192个村庄。
平阴县,民国二年属济西道,次年改属东临道,十七年(1928)直属山东省。
1933年平阴县划分5个区、11个镇、181个乡、365个村。其中黄河南3个区,辖8个镇、110个乡。
1939年10月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下设6个区。
抗日战争期间,民主政府将平阴县划属泰西专区。
1942年12月调整为7个区,平阴县与东阿县东部合为平阿县,隶属晋冀鲁豫边区。1945年撤平阿县恢复平阴县。
1946年改属泰西专区,
1946年11月黄河北的四区(牛角店)、五区(旦镇)整体划出。平阴县民主政府设4个区。
1948年3月平阴县设联防片62个。
1950年5月属泰安专区。
1958年11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
1959年10月恢复平阴县,属济南市。
1960年4月属菏泽专区。
1961年2月12日属济南市,同年4月18日由济南复属泰安专区。
1962年2月14日4处公社调整为8处。1963年3月增设安城、孔集、李沟、店子、太和、东三里6处公社,至此平阴县共有14处公社。5月23日太和公社并入东阿公社,东三里公社并入城关公社,平阴县共有12处公社,下辖364个生产大队、2290个生产队。
1976年3月27日,平阴县12处公社设管理区52个。
1978年10月,安城公社并入栾湾公社、孔集公社并入玫瑰公社、李沟公社并入孔村公社、店子公社并入孝直公社,平阴县共设8处公社。
1979年1月恢复12处公社,辖362个生产大队、1804个生产队。
1984年5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平阴县建立8个区、6个镇、25个乡。撤销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立371个行政村、1767个村民小组。
1985年9月20日,撤区并乡,平阴县建立5镇7乡。平阴县共371个行政村,421个自然村。
1993年4月2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玫瑰乡、洪范池乡,分别设立玫瑰镇、洪范池镇。平阴县辖7镇5乡。
1996年1月23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旧县乡划归泰安市东平县。至此,平阴县辖7镇4乡,345个行政村,388个自然村。
2001年5月,经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济西工业园区,辖尹庄、西三里、毕庄、葛庄、中土楼、北土楼、南土楼、大佛寺8个行政村。
2005年11月下旬,平阴县乡镇行政区划由11个乡镇(平阴镇、栾湾乡、安城乡、玫瑰镇、刁山坡镇、东阿镇、洪范池镇、李沟乡、孔村镇、孝直镇、店子乡)调整为7个。具体为平阴镇不动;栾湾乡、安城乡合并为一个乡,合并后的名称为安城乡,办公场所在安城乡;刁山坡镇、玫瑰镇合并为一个镇,合并后的名称为玫瑰镇,办公场所在玫瑰镇;东阿镇不动;孔村镇、李沟乡合并为一个镇,合并后的名称为孔村镇,办公场所在孔村镇;孝直镇、店子乡合并为一个镇,合并后的名称为孝直镇,办公场所在孝直镇;洪范池镇不动。
2010年5月24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阴县撤销安城乡,设立安城镇,镇政府驻原安城乡政府驻地,撤销平阴镇,设立榆山、锦水2个街道办事处。
平阴县气候概况
平阴县主要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下奥陶系和中、上寒武系地层。平阴县处于三级构造单元鲁西断块隆起之次一级构造单元泰山断凸带的西翼。区内地层呈单斜构造,倾向北西,倾角5°~8°,局部10°~15°。由于所处构造部位较泰山凸起区较远,因而受历次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地层一直较稳定,地质构造规模及发育程度也相对较弱。
平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多春旱,春季升温快,夏季来得早,夏初常有干热风。四季总的气候特征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日照时数累年平均为2371.2小时,日照率为53%。年平均气温13.6℃,无霜期204天,年平均降雨量64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