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国阿胶之乡在这里——千年古城,平阴县东阿镇!
在山东济南的西南部
有一座低调、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她与景德镇、茅台镇齐名“中国三大古镇”
她的名字叫——东阿镇
她历史悠久,自古商贾云集
她东依泰山、北临黄河
她东西南三面青山环抱
山峦起伏,泉水源自山坡
狼溪河清澈碧波,由洪范九泉汇集而成
宛如一匹清稠穿城而过
她是唯一的“中国阿胶之乡”
是国家质监总局认证的阿胶原产地
《本草纲目》记载,“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
李时珍年代的“东阿”正是现在的济南市东阿镇
以东阿命县,始于秦
春秋时期为齐国柯邑,后改为阿邑
秦时始称东阿,汉置东阿县
隋、唐、宋、元历经沧桑,区域几经变迁
目前东阿镇仍有古阿胶作坊等文化遗址12处
远近闻名的“中国阿胶之乡”就在这里!
正如《中国药学大辞典》所说:
“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
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
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
用狼溪河水和阿井水精制而成,
味甘咸,气清香,此乃真阿胶也。”
在这里,随处可见老东阿县城的影子:
建于明代的永济桥依旧横跨在狼溪河上
老东阿县城的东门——— 少岱门
厚厚的城墙依旧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城区随处可见柱础和已经磨得光滑的青石板…
让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矗立的巍峨建筑和熙攘人群
在这里,最为出名的当属阿胶
至明末清初,
阿胶业几乎达到“妇幼皆通煎胶”的鼎盛时期
1950年,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阿胶厂
——平阴阿胶厂成立
融合众家制胶作坊于一体
实现了东阿镇阿胶技艺、配方、器具的大集成
阿胶因始产古东阿镇而得名
已有3000年历史
阿胶发源地沉淀了许多关于阿胶的美丽传说
阿胶的传统制作工艺更是堪称神奇
1996年东阿镇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
这里是中国阿胶之乡,
这里是千年古城——东阿镇!
为您科普:东阿镇的历史
旧《东阿县志》、《山东通志》载:宋朝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河水为患,东阿县城迁南谷镇(现平阴县境的旧县乡);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迁城至利仁镇(今平阴县境的大吉城);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山水环城,县令耿居正迁城于新桥镇(即今旧城村);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山东谷城(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清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在河南铜厢口决口,洪水夺大清河道(古济水)入海,将东阿县一分为二。
自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东阿县城由阿城镇迁到东阿镇一带后,相继出现了阿胶作坊,加之阿井水干涸,阿胶制作中心遂由阿城镇转移到东阿镇。至明末清初,阿胶业几乎达到“妇幼皆通煎胶”的鼎盛时期。当时规模较大的制作作坊有十几家在全国名声都很响,这些店堂有的专制阿胶,有的前店后厂或行医兼制阿胶,诸家各有所长,各领千秋。这里渐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阿胶之乡”。
1943年3月1日服从战事需要,抗日民主政府将平阴县与东阿县合并为平阿县。
1948年山东解放后,国家为便于管理,以黄河为界,调整旧区划,原位于黄河东岸作为东阿县城的东阿镇划归为平阴县,隶属于济南市;黄河以西的原东阿区域仍归东阿县管辖,在铜城镇设立新东阿县城,隶属于聊城市。故而形成了今天的东阿县无东阿镇,东阿镇隶属平阴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