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

发布时间: 2021-03-20 10:16

    玫瑰,为平阴特产。在《中国名胜词典》上平阴县被称之为“玫瑰之乡”。平阴玫瑰,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以花大瓣厚色艳,香味浓郁,品质优异驰名中外。1915年平阴玫瑰酒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在1982年7月召开的全国玫瑰花生产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评价:“平阴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气正,清香、甜香、浓香等特点”,被称为“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1983年在全国玫瑰花科研会议上,平阴玫瑰被确定为全国推广的优良品种,平阴县为全国优良玫瑰繁育基地。1984年8月平阴县人民政府把玫瑰花定为县花。1987年平阴玫瑰栽培获第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优质产品奖。1996年3月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玫瑰镇为“中国玫瑰之乡”,1997年中国与新西兰联合发行平阴玫瑰邮票一套。2000年山东省林业局、山东省花卉协会授予平阴县“玫瑰之乡”;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玫瑰镇为“中国玫瑰之乡”。2001年平阴玫瑰花新品种选育获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银奖。2003年8月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平阴县为玫瑰原产地保护地域。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保加利亚玫瑰专家斯达依柯夫和法国香料专家沙马尔先后来平阴对玫瑰进行考察研究,一致评价平阴玫瑰为世界之最。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王小古来观赏玫瑰,曾赋诗一首《咏玫瑰》“初夏平阴浴朝阳,玫瑰花开天地香,兰惠芳芬不富丽,牡丹富丽不芬芳,过于艳丽反无色,不尚浮华浅淡妆,有香有色谁比拟,应推玫瑰作花王。”1986年5月山东电视台国际部记者于拓以山东十大名花之一拍摄了“平阴玫瑰”专题片,先后在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放。1987年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来平阴拍摄了科教影片《平阴玫瑰》,陆续在全国播放。玫瑰成为平阴的一张名片。
    平阴玫瑰之所以“特”,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地处翠屏山下,玉带河畔,四周山峦环绕,中间谷地狭长,气候温和。冬季、早春雨雪较多,有利于玫瑰的生长发育。从萌动到始花期间,气温上升比较稳定,且花期雨少,光照充足。特殊的地形,特有的气候、土壤,造就了浓郁芳香的平阴玫瑰。
 
    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玫瑰,属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丛生灌木,茎密生锐刺,花色香兼备。玫瑰原产中国,是中国传统的园林植物。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引入宫苑栽植。《西京杂记》中就有汉武帝的乐游苑中栽有“玫瑰树”的记载。平阴玫瑰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传说早在唐代就有僧人慈净在翠屏山下种植玫瑰。从明代开始当地就把玫瑰花用于酿酒,明清两代已遍植于翠屏山周围及玉带河流域,清末种植面积达90公顷左右。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编写的《平阴县乡土志》载:“玫瑰为特产,获利稍厚……每年津商至本地购买约值银五千两”,北京、天津、徐州、济宁、济南等地客商远道而来,竞相争购,每年购量在150吨左右。民国《续修平阴县志》载《竹枝词》曰:“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1918年玫瑰遭受严重雹灾、旱灾,产量大减。1937年面积恢复,年鲜花产量达100余吨。1938年日军侵占平阴,造成外销困难,农民毁花种粮。至解放前,栽植面积仅残存27公顷左右。那时玫瑰一般栽植在沟边、地堰或山坡上,无大田种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玫瑰花生产。1957年把玫瑰花列入统购物资,提高花价,调动了农民种花的积极性。1959年平阴建立玫瑰花研究所后,通过科技开发,开始把玫瑰花从沟头、堰边引向大田种植,主要集中在玫瑰镇南石硖村、北石硖村和李沟乡孔庄村一带,玫瑰花面积恢复到67公顷。1960年始,由于受“以粮为纲”的影响,放松了对玫瑰花的管理,玫瑰花面积又开始减少,到1974年仅有玫瑰花面积26.67公顷。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从强县富民出发,号召调整种植结构,广泛发动群众在田间种植玫瑰花,当年栽植面积恢复到85.33公顷,到1980年猛增到457公顷。1985年,县政府规定:每在粮田栽植666.7平方米(1亩)嫁接玫瑰减少100斤粮食订购任务,并补助100元苗木费,当年全县玫瑰花面积发展到620公顷。到1987年,形成了以玫瑰镇为主,向周边李沟、孔村、平阴等乡镇延伸的种植格局,全县玫瑰总面积达645.4公顷。
    1988年以来,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全县玫瑰花栽植面积有减有增,玫瑰花产业时兴时衰。1989年全县玫瑰花面积大、产量高,但加工能力低、外销渠道不畅,鲜花价格急剧下降,大量鲜花卖不出去,挫伤了农民种植积极性,至1992年全县玫瑰面积减少至172公顷。从1995年开始,有些玫瑰加工户新上花蕾烘干设备,干花蕾成为玫瑰市场主导产品。因市场广阔,价格回升,农民种花的积极性又一度高涨,到1998年全县玫瑰花面积恢复到267公顷,其中盛花期面积86.67公顷,年产鲜花蕾570吨左右,每公斤最高价达到23.6元,年销售收入400万元以上。2000年县里组织玫瑰产业化生产,号召各级各部门倒包、反包农民土地,兴建玫瑰园,建立服务示范基地,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群众纷纷效仿,积极改粮种花,全县玫瑰花面积迅速发展到600公顷。2001年对平阴玫瑰花生产是一个特殊年份,因3月份寒流袭击造成玫瑰花减产,花蕾加工户纷纷抢购,使鲜花蕾的价格每公斤最高达50元,平均价格每公斤达到40元,花农发了财,一般种植户可收入二三万元。但由于鲜花蕾成本过高,加工后产品价格并未随之升高,结果加工户遭受了较大损失。2002年吸取教训后,花农与加工户实现了双赢。2003年全县玫瑰花栽植面积859公顷,但由于受“非典”影响,外来客商不能前来购买,花蕾与鲜花不能畅销,每公斤的价格下降到五角钱,花农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2004年玫瑰花是个丰收年,全县加工干花蕾近500吨,仅销售260吨,又造成加工户亏损。2005年加工户在市场的引导下,实行转产,新上了玫瑰花炼油设备,年加工鲜花能力在2600吨左右,从而稳定了玫瑰花生产。
注: 1993年以前为鲜花价格,1993年以后为鲜花蕾价格。



上一条:平阴建置区划